每年的9月25日是「世界藥師日」,經過近期幾次引起社會關注的事件,包括「獸用人藥的藥品安全」管制問題,「中藥販售資格」的管制問題,醫起懶也從去年的 #熱血 進入更深層地思考:思考如何更接近核心地描述這些問題。醫起懶在每次議題中很希望看到的,是有沒有更好的「#證據」來描述藥師們的角色?也就是透過更具 #科學性 方法產生的各種測量,量性或質性,呈現出藥師日常工作在不同議題中究竟有什麼樣的「成果」,對病人及社會有什麼樣的「影響」,進而讓藥師們具體而自信地理解自己的「#價值」。
本著這樣的心情,醫起懶準備為讀者們推出「#藥師價值系列」文章:現今的政策決定,除了各種需要主事者來解釋的內部關係角力外,需要「數據佐證(Evidence-based policy)」已是世界上普遍認可的價值。不只是藥師,各類醫療人員在醫療領域中的 #貢獻,都可以用 #實證 的方式來 #量化 及 #證明,國際上也不乏因各種職類醫療人員的貢獻「#有效且據成本效益(Effective and Cost-effective)」,獲得社會或是私人保險的 #給付。台灣在許多藥師前輩的努力下,也有許多全國性具給付的試辦計畫,期待能因證明藥師服務的效益,逐漸進入常規的藥事服務給付,這對所有藥師將會是無比的鼓舞。
在回顧這類內容時發現,藥師的價值不只在台灣是個時常需要被提出來討論的議題,在全世界都可以看到對於藥事服務的懷疑,接著證明,接著再懷疑……,也許就是這樣的過程讓藥事服務領域也不斷與時俱進。
在「#藥師價值系列」,我們將為大家介紹國內外對於「藥事服務」對具體上來說是做了「什麼」?對病人及民眾有什麼「影響」?甚至在某些國家,這些服務可以獲得相對應的報酬,「報酬」又如何計算?我們也會為大家介紹要產生這些「#證據」要用哪些「方法」,也許有許多我們值得效仿的地方。了解了國外處理這些事物的脈絡,也深入探尋在台灣默默耕耘人們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