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 read 本週醫起讀 - 03/30 ~ 04/05 從這週開始,本週醫起讀的文字會更加個人化一點,多了一些我們的murmur,一些觀察。但還是會大概介紹這篇新聞的主幹和它背後的可能影響。之所以會進型這樣的變動是因為醫起懶私心認為如此一來會比較有趣,也更好讀,如果讀者們有些其他的想法,歡迎提出來哦。 這週我們選了一篇為疫情帶來不同視角的專欄文章、德州讓人擔憂的疫情決策、Amarin 的竄起與墜落,以及醫療人員過勞的問題。如果有任何主題希望我們繼續深挖下去,都歡迎私訊或是tag我們哦。 新冠肺炎選讀 2020/03/29視這次疫情為轉機,這個世界會尋求更有效與有力的連結 醫起懶選這篇專文或許是因為在太多的負面消息中,這是少數幾篇以樂觀且較長遠的眼光來看待這次的疫情的撰文。所以就算不是新聞,也破例選進這週的選讀裡。在這篇專文裡,作者描述了英國三個動亂時代的產物:NHS、BBC、Internet。這些事物都是為了應付動盪的危機而出現,並且持續維持它的功能,為後世的人提供服務。醫起懶看到這點不禁心想,這的確也是這次新冠肺炎的另外一個思考方向:透過它我們會怎麼樣變得更好。或許可以消除一些焦慮。 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20/mar/29/coronavirus-fears-rediscover-utopian-hopes-connected-world 2020/04/01讓人擔憂與兩難的決策,為了阻擋新冠肺炎德州遏止墮胎手術的執行 這大概是這週醫起懶看到最令人兩難且擔憂的決策,為了對抗新冠肺炎,德州頒布了一項行政命令,限制疫情期間能夠執行的醫療行為,消除了所謂的「不緊急的」醫療行為,以利醫療資源的分配以及減少手術造成的感染。然而這些「不緊急的」的醫療行為當中包含了「墮胎手術」。這個行政命令隨即在德州引起軒然大波。被眾多媒體指稱為利用疫情的政治手段。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health-coronavirus-usa-abortion/u-s-appeals-court-allows-texas-abortion-curbs-amid-pandemic-idUSKBN21I33T?feedType=RSS&feedName=healthNews 本週新聞選讀 2020-03-30Amarin 的竄起與墜落, Vascepa專利戰失利 這真的是爬到最高峰又跌到谷底的最佳例子,Amarin 是一間位於愛爾蘭的藥廠,主要研發心血管疾病相關的藥品。去年12月其旗下處方藥 Vascepa 成為 FDA 首個批准的輔助他汀類藥品療法的心血管藥。該消息一出來,Amarin 的股價登時大漲,然而 Amarin 卻於近日打輸了 Vascepa 的專利權官司,股價大跌70%。 https://endpts.com/in-a-stunning-setback-amarin-loses-big-patent-fight-over-vascepa-ip-and-its-high-flying-stock-crashes-to-earth/ 2020-03-30醫療人員的過勞問題越來越嚴重 醫藥人員的過勞問題不管在哪裡都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該報導指出即使是在新冠肺炎爆發之前,美國心血管領域的醫生也有多達三分之一表示自己已經過勞,且在接下來的一年考慮轉換跑道。這樣的狀況在中年醫師身上最嚴重。然而這份報告指出的問題卻被新冠肺炎給遮掩,這些醫師的問題無法被看到,甚至是解決。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上週有一篇報導提到,因為美國醫師審核需要自我心理狀態的提報,許多醫師選擇不向心理諮商師尋求協助。這都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但同樣因為新冠肺炎的原因而來不及被注目。 https://www.medicinenet.com/script/main/art.asp?articlekey=229601 醫起懶想跟你說: 我們會持續推出好的內容,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服務的話別忘了追蹤我們的Facebook和Instagram FB:https://www.facebook.com/lazymedformersIG:https://www.instagram.com/lazymedformers/?hl=zh-tw 標籤: 2019ncov, timefortaiwan, WHO, 分享, 加油, 基因, 學無止盡, 學習, 懶, 懶人包, 新冠肺炎, 時事, 本週醫起讀, 武漢肺炎, 知識, 筆記, 醫學 Continue Reading Previous Post本週醫起讀03/23~03/29Next Post本週醫起懶 04/06~04/12 Loading Facebook Comments ...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Google+.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用電子郵件通知我後續的迴響。 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通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