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藥系列最終章:專利連結
西藥專利連結於今年8/20正式施行,這個吵得沸沸的制度到底在講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0 Comments
2 2 月, 2020
醫起懶尋思,是不是可以利用其他方法來確認原廠藥與學名藥之間的差異;或是,用另一個角度來說,BE試驗的結果真的可以代表我們所服用藥品的療效嗎?
以下文章醫起懶會舉美國與日本兩個例子,看看其他國家是如何讓民眾或醫療人員了解,學名藥和原廠藥是如何的相同或不相同。
藥價系列的最後來到了充滿楓葉和楓糖餅乾的加拿大,加拿大有所謂的公共健康保險但並沒有中央統一的健康保險機關,其公共健康保險是由中央政府交由各省政府執行,統稱為Medicare(和美國的Medicare不一樣喔),各省會各自訂定自己的保險細節,包含給付標準、藥品給付處方集等等。然而這些由各省會制訂的健康保險均面臨了相同的問題──藥價過高。
川普政府於2018年5月公布了一項巨型計畫「American patient first」來解決美國藥價居高不下的問題。計畫中鉅細靡遺的分析美國藥物市場的現況,甚麼樣的原因造成藥價過高,也提出了四大解決方向。
健保署近期進行第六次藥價調整,憂鬱症用藥「百憂解」與後線抗生素「泰寧」相繼發出因不堪成本壓力而需退出台灣市場的消息,引起大量討論,醫起懶嘗試於這篇文章中彙整各方意見